中国人从古至今对“死亡”的看法都很是避讳,不愿提及死亡。于是就有了很多代替死的词语。比如:皇帝死了叫驾崩,美人死了叫香消玉殒,和尚死了叫圆寂等等。现在叫去世,走了,驾鹤西去等等。就不愿意真正的告诉:人死了,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。我们对待死亡一般都是害怕,恐惧,不愿意提及的。
临终关怀,是为生命末期的服务对象,给予积极和全面的身体照顾,以控制或缓解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,同时关注其心理、社交及灵性需要,并为服务对象的家属提供情感支持、哀伤辅导的一个过程。对于生命,我们肯定是要保持敬畏的态度,患病后如果有希望治愈甚至有治疗的意义,那就努力去争取;但是如果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无力回天,再强求也只是增加痛苦时,那就要学会坦然面对,选择“临终关怀”这样的新形式来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,反而可能会更好。
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,但家属为什么拒绝接受舒缓治疗呢?我得到的答案是:“因为他们怕被认为是不孝。”事实上所有的医生都很清楚,最后几天的医疗费用在人生的全部医疗费用中占比是极高的,这既有孝顺成分,也有围观者施加的社会压力。这不是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,这是社会学的问题。而围观者想要从这里消失掉的话,需要解决的是对死亡的正确认识。临终关怀是对将要死亡的病人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关心照顾,使减轻痛苦,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间。
亲睦家临终关怀中心其目的既不是过度治疗或延长痛苦,更不是加速死亡,而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、预防并发症等姑息治疗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,排解患者即家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,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。同时,也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分担劳累与压力。过好今天,活在当下,而非为了未来牺牲现在。当生命进入暮期的人们主动选择缓和医疗时,生的愉悦与死得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。
大多数家属都擅长说一句话:没有遗憾就好。可是怎么能没有遗憾呢?我问一个家属,你觉得怎么做就算是没有遗憾?她说,带我妈好吃好喝。我说,你化疗着,天天吐着,她吃什么都吐,怎么能好吃好喝?除非放弃化学治疗。她说,如果放弃我会觉得没有尽到力,我也会遗憾。
其实对临终关怀的认清我们还要很长一段路需要走,让人坦然接受死亡,让家属减轻心理上的痛苦,让病人少受到折磨。正确的死亡观念,利己利人。